March, 16 2025

經過重新設計 賦予舊物二次生命的可能

2023/11 Thermos 膳魔師

合作單位

  • Thermos 膳魔師
  •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

文章連結

product.thermos.com.tw

文章節錄

撰文/葉于甄 攝影/麥翔雲

經過重新設計

賦予舊物二次生命的可能

「保留與文化、生活的連結,試著從回收材料中創造新東西。」 CULTU-RE 文化實驗創辦人羅盛彥喜歡接受新挑戰,將那些生活中、工業裡看似廢棄物的材料,經過重新設計後,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創商品。

成立 2014 年的 CULTU-RE 文化實驗,憑藉著獨特美學與設計,重新讓舊物擁有新生命,繼續陪伴人們過生活。

舊物,乘載著人們的回憶與文化

「有沒有可能不要用全新、傳統生產的方式,透過來自生活中的回收材料再製成新的物品?」 身為設計師的羅盛彥來說,利用回收再製新物的並不是歷經破壞、還原成材料原有的樣貌,而是保留著舊物、回收材料在第一次出工廠時的樣貌。因為這些從生活裡汲取回收材料、舊物,有著人們使用的痕跡、承載著回憶,當藉由重新設計,讓物品原來的用途、型態發生改變,成為另一項新產品的同時,更能快速地與人們產生共鳴。

像是「回收過期日曆再生筆記本」這款深受外國人喜愛的文創商品,充滿著台灣的各種文化符碼,如農民曆、節氣等。但這些日曆紙還未成為筆記本前,原本結局卻是進入垃圾場裡,「在印刷廠、書局等,這些過期日曆擺放在倉庫十分久,可能都還未拆封,但只因內容過期就要面臨被扔掉的結局。」

羅盛彥說,小時候通常新的一年開始時,人們會一頁頁將日曆紙撕下,到了年中或是九月、十月,大人們逐漸忘了撕日曆的習慣;這時,日曆紙就成為孩童畫畫、塗鴉的圖紙、隨手筆記的便利紙。「變成筆記本後,賦予日曆紙新的用途,也延續日曆紙上的台灣常民文化。」

沒有浪不浪費,只有能不能改變

除了日曆紙外,廣告帆布、牛奶盒、飲料利樂包、學校運動服等,經過羅盛彥巧思設計後,搖身變成萬用包、飲料杯套,但這些極具創意的商品背後卻是困難重重。

困難的第一步,就從收集材料開始,「像是牛奶盒的材料收集,我就很像怪人,到處跟人家要回收的東西」

羅盛彥笑著說。此外,回收材料另一項問題來自原有設計上的限制、多素材的混搭使用、前期清潔處理以及難以統一規格化等局限,加上要找到願意製作的師傅、能量產的工廠也是一大難題,都讓「重新設計」之路阻礙重重,但對他來說,在有局限的範圍裡,讓製作材料的變化與可能性極大化事一件有趣且挑戰的事。「物品沒有浪不浪費的問題,只有能不能透過重新設計,讓它重新回到使用循環裡。」

在丟掉前,思考一下再利用的可能

「與其說,讓大家試著在生活上、使用上有沒有改良、重新設計的可能前,應該更要抱持著『惜物』的心。」羅盛彥認為,就像是膳魔師,使用金屬材質,耐用性佳也不易損壞,不像塑膠這類一次性用品。面對循環、永續生活時,羅盛彥抱持著在丟棄前,先思考一下這樣物品還有沒有再次被利用、重複使用的機會;就算要扔棄,也要做好清潔,讓它能進入回收系統的機會。

CULTU-RE EXPERIMENT 各系列產品,銷售額5%捐予 TNF 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

以友善商品銷售部分所得,捐款支持台灣山林、海洋、濕地保育,環境資訊公開,以及環境教育。

共同響應聯合國永續指標 SDGs

  •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。
  •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。
  •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,以確保永續發展。
  • 保護、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,永續的管理森林,對抗沙漠化,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,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。

Contact

CULTU-RE EXPERIMENT 文化實驗

service@cultu-re.com

(02) 2648-8238

0965-589-530

Line:yutiandesign

Instagram:cultu_re

Facebook:cultureexperiment

Mon-Fri: 10:00-17:00

新北市汐止區仁愛路151巷12號14樓  221027

14F., No.12, Ln. 151, Renai Rd., Xizhi Dist. New Taipei City, Taiwan 221027

cultu-re.com